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个省委部委和厅局联发文件,深入实施全省高校“青马工程”!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省高校进一步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河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新时代深入实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作出部署安排。




向下滑动查看详情↓↓↓


关于在全省高校进一步深化实施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团的十八大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就进一步推进全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团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我省高校青年工作中落地生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高校青年,引导高校青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造就一大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高校青年政治骨干,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二、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应为我省高校18-35周岁的青年党员或者团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学员中学生团干部应占60%以上,适当吸收学生会、学生社团骨干和表现优秀的党员或团员。

三、培养体系

各高校在培养过程中要遵循夯实基础、逐级提升、分层实施的原则,完善省、校、院(系)三级统一规划、分工负责、联动育人的培养体系,打造“以院(系)‘青马工程’培养班为塔基、校级‘青马工程’培养班为塔身、省级‘青马工程’培养班为塔尖”的结构,推动高校“青马工程”提质增效。

(一)院(系)培养模式。院(系)“青马工程”由高校基层院(系)团委(团总支)组织实施。院(系)“青马工程”培养班重在把握基础性培养,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以“铸魂夯基”为主要任务,提升“青马工程”学员的政治素养。院(系)团委(团总支)严把入口关,按照“青马工程”培养宗旨确立相应的遴选标准、方法和流程,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依托二级团校、培训班、训练营等阵地,深入开展专题讲座、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院(系)“青马工程”培养班每年举办1期,每期原则上不超过30名学员,推荐优秀学员进入学校“青马工程”人才储备库。

(二)校级培养模式。校级“青马工程”由校团委组织实施,是全省“青马工程”培养体系的主阵地。校级“青马工程”培养班重在形成机制、探索创新,以制度牵引为主要抓手,全方位、多层次为“青马工程”学员搭建成长平台。校团委要统筹整合资源优势,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过程管理,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打造完备的课程体系,优化学籍管理、导师选聘、考核评价、淘汰退出等培养机制,每期班淘汰率一般不低于10%,有序开展理论培训、实践考察、素质拓展、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青马工程”的内涵式发展、品牌化建设。校级“青马工程”培养班每年至少举办1期,每期原则上培养40-60名学员,集中培养时间不低于1年,设置5-10年跟踪培养期,密切关注学员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学员信息库,推荐优秀学员进入省级“青马工程”人才储备库。

(三)省级培养模式。省级“青马工程”由团省委组织实施。省级“青马工程”培养班重在做好表率,以形成带动效应为主要目的,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的“青马工程”先锋队伍。团省委面向全省高校遴选学员,采取全员集中培训、红色现场教学、片区分散研讨、网络课程学习、个人自我教育等形式,组织学员走进省内外红色教育基地、政府机关、基层一线开展社会调研、见习实践,引导青年骨干有序政治参与、参加实践锻炼、接受制度自信教育,不断巩固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成果。省级“青马工程”培养班每年举办1期,每期原则上不超过100名学员,每期班淘汰率一般不低于10%,集中培养时间不低于1年,设置5-10年跟踪培养期,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把选拔、培养与日后的观察、举荐、使用相结合,为学员健康成长持续提供组织化的支持和帮助。

四、培养原则

(一)坚持一般规律与特殊要求相结合。既要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立足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又要明确“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立足学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这一特殊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加强思想理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要拓宽社会实践领域,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力增进培养对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有效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辨别分析能力。

(三)坚持集中培训与跟踪培养相结合。既要注意把握特殊时期的有效教育点位,针对不同阶段培养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集中培训,又要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注重后续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力量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坚持组织培养与作用发挥相结合。既要持续发挥组织优势,凝聚部门合力,完善“青马工程”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思路,做好科学规划,推动分步实施,为学员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坚实保障,又要着力引导学员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领身边更多同学认真学习、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争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培养内容和方式

(一)实施“理论铸魂计划”

1.扎实开展理论培训。强化集中培训,系统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特别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广大青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注重日常学习,在集中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依据各高校实际,围绕培养目标自行设计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参观考察等活动,形成学思践悟于一体的完整培养链条,推进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学习的广度、深度、效度,引导学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原则上学员每年集中理论学习不少于2周或总学时不少于80学时。

2.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充分依托我省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红色资源,组织学员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引导学员增强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增强“先锋”意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学员把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转化成锻炼干事创业能力的实际行动,转化成勇于迎接风险挑战的坚强意志,转化成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目标要求。引导学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广泛开展课题研究。鼓励“青马工程”学员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引导学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基层,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课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创新创业、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等领域重点发力,立足所学专业,结合个人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提交研究报告,进一步提高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研究分析能力,加强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把握,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二)实施“实践强基计划”

1.实践锻炼。组织“青马工程”学员开展不少于两周的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对国情省情社情的了解,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安排学员深入结对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助理或团支部第一书记助理,开展入村调研、村情调查,了解农村基层情况,体验农村基层工作,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培养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感情。

2.志愿服务。“青马工程”学员要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每人每年志愿服务工作时长不少于100小时,在志愿服务中主动亮出学员身份、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员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理论宣讲、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下乡、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不断增强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责任感。

3.政务见习。组织学员到党政机关开展以政务参访、学习交流、分享传播等为主要方式的政务见习活动,列席党政机关有关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经济建设等会议,帮助学员在见习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锤炼过硬本领、培养良好作风。

(三)实施“出彩筑梦计划” 

1.当好“宣讲员”。从院(系)、校级、省级“青马工程”学员中分层分类遴选优秀学员,组建“青马工程讲师团”,定期进行集体备课、主题研讨,促进沟通合作、资源共享、阵地共建,面向所在学校普通同学、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预备党员等,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方法、用青年人接受的话语体系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国际国内形势等宣讲,不断提升青年学用新思想、建功新时代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组织讲师团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利用寒暑假赴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社会实践地、家乡等地宣讲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

2.竞当“领跑者”。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信·新时代青马者说”为载体,以各级各类荣誉的评选为契机,充分挖掘“青马工程”培养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可亲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在青年当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郁氛围。加强示范引领力建设,搭建先进典型经常性服务基层、联系学生的桥梁,开展“1+X”行动,1个“青马工程”学员联系1个团支部和多名青年学生,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引领更多青年成长为坚定有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原出彩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3.争做“筑梦人”。在校期间,实施“向上的青马人”计划。引导学员积极参与院(系)、学校重大活动、日常管理,深入班级、宿舍、社团等实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发挥朋辈效应,激发青春正能量,带动身边更多青年学子拼搏进取、奋发有为。在毕业之际,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引导学员踊跃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考试、特岗教师招聘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工作之后,实施“奋斗的青马人”计划,长期联系、团结、教育和引导学员,鼓励学员树立行业标杆,争做时代先锋,做一生奋斗的青马人,擦亮我省“青马工程”品牌。不定期向党政机关、社会各界举荐优秀学员,助力中原更加出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各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青马工程”建设,落实领导责任,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青马工程”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整体布局,纳入高校党建整体规划,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由校党委统筹负责,校团委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学工部门、教务部门、思政课教学单位等有关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打造上下联动的“校院(系)两级”分层培养模式,纵深推进,狠抓落实,做好做细做实各个培养环节,推动“青马工程”的纵深发展。

(二)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培养形式。各高校要着力搭建新平台、开拓新阵地、采取新方法,创新性地开展青马学员培养工作。依托网络教育,打造一批营养价值高、学员反响好的网络课程。注重线下交流,整合有形资源,积极开展高校“青马工程”交流分享会、工作推进会,探索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拓宽工作覆盖面。进一步丰富培养形式,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交流相结合,不断完善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

(三)深化理论研究,凝练育人特色。各高校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聚焦“青马工程”实施进程中的重点领域、重大问题,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为依托,把当前存在的难题、亟待突破的瓶颈等作为研究内容,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在“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在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稳步开展自选动作,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和高校办学优势,不断凝练特色、打造亮点、树立精品,开辟“一校一品”的生动局面。

(四)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工作实效。各高校要为“青马工程”培养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培养全过程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设立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为“青马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源头活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校内外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青马工程”讲师库,全面助力“青马工程”学员成长成才,不断提升“青马工程”工作实效。

七、组织实施

本意见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下发、协同推进。团省委作为牵头单位,负责“青马工程”的总体设计、全面协调、统筹规划,重点推动各高校“青马工程”的组织实施;省委组织部积极推动将“青马工程”培养工作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青马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培养规划,学员列入选调生招录范围,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省委宣传部推进将“青马工程”纳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与“青马工程”培养班的有效衔接,推荐表现优秀的社团成员参加“青马工程”高校班学习;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健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突出“青马工程”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重要地位,在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探索设立“青马工程”相关课题,纳入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思政专项。各高校负责落实方案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精心组织,务求实效,“青马工程”的建设情况及其效果将计入各级党组织、团组织、宣传和教育等部门的考核指标。 



精彩回



河南科技大学 青年传媒联盟


编辑:龙啸天 审核:杨新兵

转载自“河南共青团”公众号

微博关注@河南科技大学团委

欢迎来稿:hkdqncmlmwx@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